让伏羲文化展现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年中华伏羲文化论坛论文摘录
试论卦台山与伏羲“画卦”之关系
□天水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安志宏
天水三阳川的卦台山是伏羲“仰观俯察”观物取象(则之)和创造原始易学的历史缩影。《周易》作为中华民族的源头文化,在天水时空上的重合,表明《易·系辞下》记载的伏羲“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而画八卦的描述以及史书记载的伏羲诞生于成纪(天水)并不是空穴来风,应该是历史因子、口传史和实物的契合。
天水作为羲皇故里,三阳川卦台山是伏羲“仰观俯察”观察天象画卦和创造原始易学的历史缩影。由于后世人不断附会,产生了许多关于卦台山的传说,山被“格物致知”人格化,水也赋予生命,三阳川卦台山下的二十四个村庄寓为二十四节气,构成了一幅美妙的原始天象(文)图(伏羲六十四卦二十八宿全图就是缩影和证明)。但卦台山作为古观象台和伏羲画卦的遗址,与三阳川至今保留的早阳寺、正阳寺和晚阳寺则是测日影的三个观测点的历史事实,是无法抹掉的。巧合的是三点间距离近似于黄赤夹角度数,不能不说古人对天文知识的精通!易作为中华民族的源头文化,在天水时空上的重合,表明《易·系辞下》记载的伏羲“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而画八卦的描述并不是空穴来风,我个人认为,是历史的因子和口传史的“物化”保存,绝不是巧合。
坚定文化自信确立伏羲文化的时代定位
□全国政协原常委甘肃省政协原副主席原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会长周宜兴
天水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是伏羲文化与大地湾文化在时间与空间上双双重合的独有地域,这是天水人民应有的文化自信。天水在宣传自己独有的远古文明时,在宣扬全球华人寻根问祖、拜谒伏羲诞生圣地时,为什么不可以大声喊出“天水是中华文明年的发祥地”呢?天水人对自己得天独厚的远古文明,还是少了些许文化自信。
天水的伏羲文化研究,多年来一直囿于古籍与传说,少有创新性的突破。每年的伏羲祭祀大典虽有不断改进和发展,但其影响力还远逊于陕西黄帝陵和河南新郑的黄帝祭祀大典。什么原因呢?我们对伏羲和伏羲时代所创文明的研究还不到位。面对这一现状,天水应当有所反思,反思如何把天水的故事讲好。讲好天水的故事,就是讲好中国的故事,就是文化自信的坚定。
天水要写好大旅游、大文化这篇大文章,必定要在“世界华人寻根问祖圣地”的宣传中,大声唱响伏羲文化有年的悠久历史,以区别于炎帝、黄帝的年历史。
作为羲皇故里的天水,作为世界华人寻根问祖圣地的天水,应当率先唱响:中华文明年的根脉在大地湾,在伏羲故里。
“伏羲作八卦”的实证与意义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导廖名春
我们中华民族号称有年文明史,这是采用司马迁《史记》的说法。因为《史记》开篇就是《五帝本纪》,而《五帝本纪》的第一帝就是黄帝。可见黄帝为中国历史的开端,这种正统的主流认识由来已久。
不过现代考古学通过对仰韶文化的研究却发现,距今年是这一地区从氏族到国家发展的转折点。文明因素出现,开始了文明、国家起源的新历程。而裴李岗古文化的龟甲、骨器上发现的契刻符号,又比仰韶文化的陶刻符号更早。因此,民族的文明史由年上溯到年,是完全可能的。而传世文献中的伏羲时代,正好接近这一时期。
唐人司马贞作《史记索隐》时对司马迁《史记》以《五帝本纪》居首的写法颇有不满,说:“太史公作《史记》,古今君臣宜应上自开辟,下迄当代,以为一家之首容尾。今圆三皇而以五帝为首者,正以《大戴礼》有《五帝德》篇,又《帝系》皆叙自黄颜帝以下,故因以《五帝本纪》为首。其实三皇已还,载籍罕备。然君臣之始,教化之氏先,既论古史,不合全阙。今采而集之,作《三皇本纪》。虽复浅近,聊补圆云。”因此,他为《史记》补作《三皇本纪》,以“太昊庖羲氏”居首,实质是将我们民族的文明史由黄帝时代提前到了更早的伏羲时代。
复兴伏羲文化的三大使命
□原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杨复竣
伏羲文化是中国根文化、中国大道文化,且一直引领中国、引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当代复兴伏羲文化关系国家民族命运。
历史赋予复兴伏羲文化三大使命:
第一,要复兴太昊伏羲氏的中华始祖信仰。伏羲是中华民族始祖、中华龙的鼻祖、中华文化始祖。世世代代中国人祭奠自己的民族始祖,是民族生生不息的继往开来,只有这样,民族精神才得以弘扬。复兴太昊伏羲氏的中国始祖信仰,复兴历史世世代代国祭太昊伏羲氏,是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第一位的大问题,是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使命。
第二,要继承、认识、弘扬、复兴伏羲八卦,《易经》大宇宙世界观、方法论,其核心大统一社会价值。伏羲八卦揭示了宇宙生生不息的奥秘是宇宙万物平等大统一的宇宙价值。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