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株洲最美8大古村落,炎帝文化传承地寻

湖南株洲,古称建宁。

公元年,三国东吴在此设建宁郡。唐太宗贞观元年,建宁并入湘潭。古时,当地多槠树,湘江过而多沙洲,故株洲又称槠洲。到南宋绍熙元年正式定名为株洲。

株洲东吐罗霄之云,西接沅潇之气,南聆衡阳之雁,北观洞庭之秋,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华民族的始祖、农耕文化的创始人炎帝神农氏,就长眠在株洲境内炎陵县鹿原陂。炎帝文化在这生根发芽,深深地浸透这每一个古村。

1沩山村

从醴陵北下沪昆高速西行,大约20多公里过仙槎桥水库后,就进入沩山村。两边青山夹着一条宽约来米的田垄,还有一沟流水,弯弯绕绕地由西向东延伸,南岳七十二峰中的一座是它们的起点。

醴陵市沩山镇沩山村,始建于元代以前,是釉下五彩瓷的发祥地,也是全省文保单位最多的古村落,有国家级非遗项目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省非遗项目星子灯,还有竹篾编织工艺、沩山窑祭、沩山豆腐、樊公庙会等县级非遗项目。

2泉坪村

攸县莲塘坳镇泉坪村,位于攸县东部山区,自然条件优越,地势平坦,民风纯朴,属于半山地半丘陵地形,亚热带季风湿润区,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始建于明代,是蔡伦造纸传承村,有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古法造纸”。

这里景色秀丽,风光迷人,充满着田园气息,尤其是阳升观,林峰叠鸾,溪水潺潺,有千年古观、千层石阶、漂流、温泉,是不可多得的朝圣、旅游休闲圣地,让人流连忘返,乐不思蜀。

每年八月份的庙会,更是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络绎不绝。

3双元村

茶陵县桃坑乡双元村,始建于元代以前,北部与罗霄山脉、严塘镇接壤,南面有桃坑乡境内最高峰--金岭栋,有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火龙舞,是明末客家迁徙的历史活证。

因村子靠近4A级景区东阳湖,村民们打捞湖中野生小鱼,制作纯手工、无添加的小鱼干,成了许多人心中的“美味”。

东阳湖旅游区水面面积达18平方公里,湖中大大小小岛屿近百个,两岸青山连绵,岛屿星罗棋布,湖岛交互,山水相依。

4西草坪村

炎陵县鹿原镇西草坪村,始建于明代,有传承宗族根源烙印的年古祠堂,其炎帝陵祭典是国家级非遗项目。

国家级非遗项目,炎帝陵祭典。分为官方祭祀和民间祭祀两种。民间祭祀始于夏,官方祭祀源于周,帝王祭祀起于唐而兴于宋。官方祭祀活动演变至今,主要有公祭大典、告祭典礼。民间祭祀,俗称朝天子坟,老百姓为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常常举行形式多样的祭祀炎帝活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炎帝陵在海内外知名度、影响力的不断提升,炎帝陵祭典已成为传承炎黄文化、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载体。年5月20日,炎帝陵祭典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炎帝陵民间祭祀以告祭为主。祭祀时间多选在每月的初一、十五以及各种节令、节庆(除夕、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尝新节、中秋节、重阳节、回归日、喜庆月、丰收年、炎帝节等),此外,每逢炎帝生辰日(农历四月二十六日),炎陵方圆几百里的群众都会汇集于炎帝陵,祭祀炎帝,祈福求平安。

5乔下村

乔下村位于茶陵县北部,与攸县莲坳接壤,和攸县菜花坪镇隔河相望。村民均姓陈,从江西迁徙至此已经有多年了。乔下村辖18个村民小组,户人家,余人口。村内有清代古建筑陈家大屋,古屋建于清朝同治三年(公元年),距今已有年的历史,是迄今为止株洲市内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古宅。

陈家大屋总占地面积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余平方米。大厦为砖木结构,结构对称严谨、布局采光合理、造型古朴典雅。青砖筑墙,青瓦盖顶,青石铺地,青白玉大门,红石墙裙,青石板装盖天井和屋四周水沟,没有饰檐,是典型的清代湖南民居。

6湾里村

茶陵县严塘镇湾里村。村内有清代古建筑群,其中有大革命时期被中国工农红军征用至今还保存下来的老苏维埃旧府旧址,政治保卫局、中国工农红军独立师办事处,他们都是砖木结构,造型古朴典雅,采用青砖砌筑、青瓦盖顶、青砖铺地,街巷小路都是鹅卵石铺成,屋檐饰以彩塑,画面以飞鸟为主的山水画、风水垛,垛顶塑立麒麟,寓意麒麟送子,麒麟送福。

7合户村

村落位于茶陵县中部的河谷盆地,依洣水河畔形成,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发展农耕文化的好地方,形成于唐代,北宋时因造船业的兴起而发展。

墨莊陈氏家庙、廷玉公祠、廷琪公祠、公布于中、下两户,建国前由族长管理,现由村统一管理,其建筑砖木结构,呈长方形,建筑组合是步步高,一栋连一栋,坊、天井、两厢房,规模宏大,坊碑宏伟,门堂轩昂,厢房幽雅,有南方建筑的鲜明特色。

8昭陵村

昭陵原是一个渔民村,据说地名与东汉初年赫赫有名的伏波将军马援有关,马援平定交趾(越南)时,这里是其屯兵之所。昭陵村子不大,但依稀可以感觉到这里曾经的繁华。依然有青衣百姓在这简朴生活。

行走在昭陵老街,已难寻历史的踪迹。但偶尔的青砖黑瓦与吊脚木屋,似乎昭示着她曾经辉煌过往。“若知昭陵城,胜似长沙郡,要知街多长,三千六百铺,还除、熬糖、打豆腐。”这是至今仍有人记得的当地民谣。这首民谣几乎可以囊括久远历史的基本信息。在明朝以前昭陵已是市井繁华之地了。这首民谣描叙的是明代建立之前,至少在多年前的繁华景象:街面有3间铺面,熬糖、打豆腐等作坊生意繁忙,繁华程度与“长沙郡”一样。

据当地地方志零星记载,多年前,就有人在此捕鱼、经商,为周边地区的货物集散地。明代官府在此设有驿站,集市沿湘江东岸达到8里长。街道为麻石铺砌,房屋皆为木质结构的吊脚楼,楼上住人,楼下经商。清顺治年间,吴三桂率部从衡阳北进,夜过昭陵滩,一把火将铺房焚毁。至于吴三桂为什么要烧毁昭陵铺,史料没有记载。

但昭陵并没有因此没落,昭陵是水路南下衡阳、广州的必经之地,北来的商贾旅途劳顿,必定要寻住宿的驿站,所以当地人又自发重修店铺经营。在清末,这里称为“昭陵市”,可见当时仍是湘江的一个重要集镇。这种繁华程度,一直延续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临江的昭陵老街,如今还保留着约二十来户老居,土木结构,在岁月沧桑中,这些老居见证着那个时代印记。在七八十年代,昭陵仍是市井繁华之地。那时有渔业队,有渔场,昭陵是方圆几十里闻名的产鱼地,有渔民百来户。渔业交通也相当发达,有三个码头渡口。因渔业繁盛,这里同时也成了商品集散地,隔江的三门、堂市等地的人们乘渡来此进行商品交换,互通有无,称为赶集。

这里原来还有火车站,南下的列车经过这里都要停靠。现在,老火车站已经废弃,原来的慢车已由高速列车取代,这里也不再是列车的停靠点。在昭陵老街,有一座伏波庙,是村民出资自己建造的。据说,原地原来一直有庙宇存在,一千多年来,损了建,建了损,损了又建,周而复始。

古村记独立编辑,部分图文来源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6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