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陵相传是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皇帝的陵园,它位于黄陵县城北的桥山顶上。黄帝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一位伟大的部落首领,是开创中华民族文明的祖先。据说黄帝活了岁。有一次,在他出巡河南期间,突然晴天一声霹雳,一条黄龙自天而降。它对黄帝说:“你的使命已经完成,请你和我一起归天吧。”黄帝自知天命难违,便上了龙背。当黄龙飞越陕西桥山时,黄帝请求下驾安抚臣民。黎民百姓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个个痛哭流涕。在黄龙的再三催促下,黄帝又跨上了龙背,人们拽住黄帝的衣襟一再挽留。黄龙带走了黄帝之后,只剩下了黄帝的衣冠了。人们把黄帝的衣冠葬于桥山,起冢为陵。这就是传说中的黄帝陵的由来。但是也有人说,黄帝死后就安葬在桥山。司马迁《史记》中记载“黄帝崩,葬桥山”。黄帝陵景区由轩辕庙和桥山上的黄帝陵两部分组成。
黄帝陵前的入口广场的地面选用了块大型河卵石铺砌,象征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明史。有特色。
轩辕桥
轩辕庙
轩辕手植柏被称为“世界柏树之父”。传为轩辕黄帝亲手所植。此柏高19米,树干下围10米。神树!
诚心亭--祭祀人员至此须整饰衣冠,静心净面,方可进入大殿祭祀。
碑亭中有四块石碑,分别是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所题。这是蒋介石手迹“黄帝陵”碑石,是年冬在黄帝陵祭奠时立的,由于碑文布白的原因,当时就引起一些风波。一是认为“蒋中正”三个字写得过大,几乎和“黄帝”等同,批蒋有帝王思想;二是认为“蒋中正”三字写得过高,几乎与“黄帝”比肩,是对祖先的不恭。
香港、澳门回归纪念碑,旁边已经给台湾预留了位置,盼望我们炎黄子孙早日实现祖国统一。
凡是来黄陵县谒陵拜祖的人,几乎都要到轩辕庙院内看一看黄帝的脚印
轩辕庙正殿建于明代。门楣匾额“人文初祖”系国民党元老程潜手迹。
殿内正中木质壁龛内嵌浮雕轩辕黄帝石像。像的四周雕刻有四灵图案:上朱雀、下玄武、左青龙、右白虎。
年建成的祭祖大殿广场
祭祖大殿
祭祖大殿的寓意为天圆地方理念,我们到这里的时间太阳正好从殿顶巨大的圆孔中照射到轩辕黄帝像碑上。
龙魂大钟
鼎
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有古墓葬19处,前五名依次是黄帝陵、孔林、秦始皇陵、茂陵、霍去病墓,除了孔林在山东外,其余四座全在陕西。
黄帝陵“中华世纪柏”栽植于庚辰年二月初二(公元年3月7日)。据说农历二月二,是黄帝的诞辰日。“中华世纪柏”是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的象征,掬黄河、长江之水浇灌,聚祖国各地山川泥土栽植,表达了所有炎黄子孙对人文初祖轩辕黄帝的仰慕、缅怀和对新世纪的祈福。旁边矗立着重达15吨的泰山五彩石,由陈瑞献先生撰文书写的《庚辰黄帝圣诞志》被镌刻其上。以石铭记先祖恩德,喻意我神州社稷稳如泰山,中华儿女治世的责任重于泰山。
登桥山至黄帝陵的路上有文武官员至此下马处
这个高20米的圆锥土台,叫“汉武仙台”。据说汉武帝祭祖后,非常羡慕黄帝驭龙升天成仙。于是命数十万大军每人背一袋土上山,一夜之间筑成这座高台,登台祈仙。而今,汉武仙台有两条石砌曲径通向台顶。上行77级台阶,下行78级台阶,谓之“七上八下”。据说登台一次可增岁添福。
牌楼
这座陵冢就是我们的祖先——黄帝的安息之地。该陵高4米,周长56米,为扁球形土冢。冢前又有一碑,上刻有“桥山龙驭”四个大字,意思是此地为黄帝驾龙升天之地。
黄帝陵祭亭前我跪下磕了头,因为黄帝是我们的祖先。我也去过其他很多地方,但从没磕过头。世界三大宗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耶稣和默罕默德毕竟都是外国人。
黄帝陵守护神
桥山古柏覆盖面积为89.1公顷,有柏树余株,其中树龄在千年以上的古柏有余株,是全国最大的古柏群。这里也有很多名人新种的柏树,这棵小柏树是成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