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天骥
拂去岁月的风尘,翻开历史的篇章,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自从盘古开天地,开创了了人类历史,有三位上古人物被尊称为“三皇”,对促进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功高盖世。
他们是——
人皇燧人氏:是他发明人工取火,
教人熟食,从而告别了远古人民“茹毛饮血”的历史;
天皇伏羲氏:他教民结网,从事渔猎畜牧,
发明先天八卦,认识了天文地理,
从而使人类掌握了自我生存的技能;
地皇神农氏:他是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
他用木制作耒、耜,教民农业生产,
又曾尝百草,发现药材,教人治病,
从而使人类步入了健康生存发展的轨迹,
这位地皇炎帝神农氏,用他的一生促进了人类文明发展。
对于上古历史人物的炎帝神农,史书上没有太多的资料,仅留下了以下记载:
《易·系辞下》:“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
《逸周书》:“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耕种之;作陶治斤斧,为耒耜徂耨,以垦草莽,然后五谷与助,百果藏实”。
《白虎通》:“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
从这些历史记载中证实了一个事实:炎帝神农氏发明了耒耜和五谷的种植。而从民间口耳相传的传说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华民族对于先祖的深刻记忆和深切缅怀,彰显了中华远古文明的灿烂辉煌。
炎帝神农氏被世人尊称为“药王”、“五谷王”、“五谷先帝”、“神农大帝”等。
作为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他遍尝百草,教人医疗与农耕,是掌管医药及农业的神,能保佑农业收成、人民健康,更被医馆、药行视为守护神。
从他一生的经历中,可以看出他不仅是一位发明者、探索者,更是一位将理论与实际完美结合、将理想与实践融为一体的践行者。因此从他行走的轨迹里,到处流传着他的传说,诸如陕西、湖北、湖南、山西、四川、云南等省,而且以湖北、湖南尤盛,这是因为炎帝神农氏生于湖北,故而盛传其生前故事;葬于湖南,则流传的故事与葬礼密切相关。
主要有着以下内容的传说:
·与民俗相关的传说
流传于湖南茶陵境内关于踩田的来历:
古时候,禾苗插在田里,农民不晓得要踩田。到安葬炎帝神农时,神农的灵柩抬经茶陵,抬棺的、送葬的,手拄哭丧棍、唱着丧歌在田垅里走过,把禾苗都踩倒了。谁知秋后,凡是被踩过的田,稻谷反而收得特别多。
从此,茶陵农民每年插秧十天左右,便手拄木棍,口唱踩田歌谣,模仿孝子拄哭丧棍唱丧歌的样子,到田里踩田,踩松禾蔸、踩死杂草。于是,踩田的习俗由茶陵传到其他各地,沿用到如今。
流传于湖南酃县、茶陵赏狗、抬狗风俗:
一年秋时,人们好不容易培育的不多的谷种晒在山沟里的一块大石头上。当天正午陡然狂风大雨,山洪暴发,眼看晒在大石上的谷种就要被水冲走,这时神农喂养的大狮子狗从洪水中泅到石板上,在稻谷中打滚,身上沾满稻谷后又泅水回到神农身边。
身上的谷子没有了,庆幸尾巴上的稻谷还留着。炎帝神农便将这些谷子一粒粒收集起来,交给人们耕种,使稻谷得以传延,经年终获丰收。
于是,每年在人们吃新米饭的时候,炎帝神农想起了狮子狗抢救谷种的功劳,便亲手装了一碗新米饭给狗吃。从此世代相传,年年尝新时,家家户户首先用新米饭赏狗。
而抬狗的来历则是:
炎帝神农逝世后,有一年遇大旱,禾苗眼看就要旱死,面对灾难,人们想到只要祈求神农就会有办法,只是人们不知道炎帝神农升天去了哪里。这时有人想起了炎帝神农喂的狮子狗还在,只是狮子狗老了,走不动了。
大家就用竹椅子,竹竿子扎成轿子,让狮子狗坐在上面,几个青年后生抬着狗满村跑一阵子,老天爷真的下了大雨,旱情解除,这一年又获丰收。此后,抬狗求雨变成了当地的风俗习惯。
·山川河流演绎的传说
随州五大水系之一的漂水,具有强力去污功能,传说水中可能富含治愈皮肤病的物质。漂水流经区域,有一常年澄清的深潭,也被演绎成一个美好的传说:
漂水河源于桐柏东山脚下,经过殷店烈山的地方,有一个深潭,传说是炎帝神农经常在这里沐浴和漂洗药材的地方。日子一长,深潭里的水,清澈见底,就是下瓢泼大雨,跟泥浆一样的山洪,涌到这里一下子变清,过了深潭。
水色不变,这是因为炎帝神农尝百草,全身有解毒、防腐、镇污、避邪的功能。他还经常在这里漂洗药材,那些药草的作用渗进了水里,再多浑浊的水,也会变清。更神奇的是,有人长了恶疮,或得了什么皮肤病,到潭下的河水中一冲洗,第一天止疼止痒,第二天结疤,第三天掉疤,看不到一丁点痕迹。要是喝了这里的水,百病不生,再脏的白布,放在河里一漂,马上变得洁白。
就是这个缘故,潭下沿河一带的人,才将这条河取名为“漂水河”。
而随州离炎帝神农洞不远处有山名为羊子山,山坡上屹立不动的一块块石头,宛如石羊。这一独特的地貌,人们也认为与炎帝神农相关:
据说神农出世后,三天能说话,五日能行走,七天长齐齿,三岁知稼穑之事,人们称他“龙子神童”。他智力超人,力气盖群。
他每天赶着羊群上山吃草,自己就到处采摘野果子吃,并时常把果仁丟在羊粪上。第二年开春,他发现果仁都生根开花,不久就长出果实。他有时只顾观察这些植物去了,忘了去看管羊群。
羊群常跑到别人的地里吃庄稼。人们就指责神农。神农十分恼恨这些羊群,随口骂了一声:“你们这些家伙,再糟害别人的庄稼小心遭雷打!”羊群哪听他的话呢!照样偷偷地吃庄稼。有一天雷雨交加,神农正准备把羊群赶回家,突然一阵炸雷把羊群都打死在山上,变成了一个个的石头。
从此,人们就叫这座山为羊子山,又称常羊山。
·与地名有关的传说
谷城的来历:
炎帝神农出生在烈山,长大以后成为烈山部落的首领。他在前往神农架采集中草药时来到谷城,发现这里东面有汉水滔滔,西南有南河滚滚,两水之间的冲积平原是天然的五谷生长之地。于是他就把自己千辛万苦获得的谷种留下一些,在这里试种。
一年过去了,稻谷试种成功了,为当地的老百姓带来新的生存希望。后来人们为纪念这位人类始祖,便将这里取名谷国,这便是谷城最早的名字,后来才称谷城,意为产谷之地。
流传于湖北的神农与生姜故事,解密了“姜不折本”的奥秘:
一次,神农在田间劳作,天气闷热,大汗淋漓后又遭暴雨浇淋,加之劳累过度,感觉到头昏眼花,四肢无力,高烧不退。他找到一处林地边坐下,病痛的折磨使他昏睡过去。不知过了多久,他才慢慢地醒过来。
他发现身边有一丛长得绿油油的植物,露出玉色的根茎散发清香,叶阔似竹叶,饥饿的他便拔了一蔸,刮去根茎上的泥土闻了闻,有种芳香和辛辣的气味。他吃下一块根茎后,感觉头也不昏气也顺畅了,不一会,头上还冒出微汗,神志清醒,全身轻松。
他认为这种根茎挽救了自己的生命,有起死回生的作用,因自己姓姜,便取名“生姜”。意思是它救了姓姜的人的生命。从此,生姜这种植物有了特殊功能,每年将母姜种到地下后生出子姜,子姜长大后,母姜完好无损,不腐不烂,继续能食用,母姜就是“本”,子姜不折损母姜是因为它救了神农的缘故。
·与神农架的相关传说
在神农架和湖南茶陵,都有一个流传极广的故事:一次,神农氏在当地采药尝百草时中毒,生命垂危,身不能动,身旁的灌木丛中几棵植物一股清香,他顺手扯下几片树叶嚼烂吞下去,用以解饥疗渴。
奇迹出现了,这几片树叶救了神农氏的命。
于是,神农氏将这种树叶命名为“茶”,并倡导植茶、喝茶。神农架也是因为炎帝神农氏,在这片山林里尝百草,造福人间的功绩而得名,湖南茶陵更因茶而得名。
编辑丨小小神农
-参考资料-
《神农文化与时代发展》邓天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