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杂牌军军阀孙殿英的祖上是明朝有名的民族英雄孙承宗,是明末杰出的军事战略家,也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在东北抵御努尔哈赤的时候兵败被杀。孙殿英的父亲为乡里出头与旗人争执,死在狱中。
年7月2日,孙殿英以演习为名,一夜之间连掘慈禧和乾隆两座陵墓,将陪葬的金银珠宝等洗劫一空,举国震惊。
有人说孙殿英的目的是为祖上报仇,毕竟老一代人都死在满清人的手里,也有人说孙殿英为了筹措军费粮饷,占地盘抗日。无论哪一种说法真实可信,最终造成的结果是大量的稀世珍宝遗失。
孙殿英一共有四位夫人,与二夫人刘清贞有一个儿子叫孙天义,也是孙殿英唯一的男丁。孙天义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有人在他背后谈论父亲孙殿英盗清皇陵的往事,让他感到十分烦恼。
刘清贞贤惠达理,开导儿子说:父亲做的事情不正确,但是不代表儿子就是错的,你可以做得更好。
孙天义牢记母亲的教导,刻苦学习,考入北京辅仁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在校期间,品学兼优,备受赞誉。
毕业后,年,孙天义在西安外国语学院工作四十多年,担任过教授、院长等职务,治学严谨,外语理论知识渊博,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英语人才,还利用空闲时间翻译过许多重要作品。
六十年代的特殊时期,因为历史问题,他受苦遭罪,坦然面对发生的一切,却没有一点怨言,反而坚持外语工作。
孙天义先后翻译完成了《罗斯福传》、《张伯伦传》、《戴高乐传》等8部外国著作,校阅、编著多部外国名著,审议的《英语谚语词典》等书已经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
孙天义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退休后,他继续担任西安翻译学院的名誉院长,利用出国交流的机会,积极向国外友人介绍中国的文化。
也许是冥冥之中上天注定,孙天义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文物保护者。孙殿英盗掘了皇陵,家里留有一些古董珍宝,孙天义在全国解放后,全部无偿捐献给了国家。
更令人称道的是,他担任黄帝陵基金会会长,用了将十年的时间修葺了黄帝陵。每年黄帝陵祭拜活动,都会吸引世界各地的华人来参加祭拜活动。
孙天义说:“每次看到来自海内外的中华儿女在黄帝陵墓前燃一炷香、添一捧土,大家同气连枝、同根同族,我就觉得非常欣慰,就觉得自己正在从事的是一项功德无量的事业。”
世事无常,人生难料。秦桧卖国议和,后代反而是保家卫国,为国捐躯的忠贞义士;孙殿英盗掘了清皇陵,在战犯收留所郁郁而终,他的儿子却是文物保护专家,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人才。